中国Twitter网讯:“今天我们鸿蒙HarmonyOS 3.0来了。”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正式宣布HarmonyOS 3.0正式亮相。
此次版本更新释放出了这样的信号:HarmonyOS 3.0在底层开发结构上完全剔除了安卓开源代码,完成与安卓系统切割。自出生就被“安卓套壳”之声不绝于耳包围的鸿蒙系统这次是否能真的摘掉帽子面对质疑了呢?
应势而生的鸿蒙系统
因为ios自成一派,华为初诞生是搭载的就是安卓系统,但其惊天巨变、命运的分岔口出现在19年,谷歌切断华为的安卓服务。禁令发出后,华为将只能使用安卓开源版本,无法获取来自谷歌的专有app和服务。虽然谷歌并没有停止华为使用安卓操作系统,安卓本身是开源的,华为可以继续使用,但是之后可能无法提供更新,这些限制针对的是接下来华为新发布的手机。
总体来看,这一次谷歌出手限制的重点在服务、而非产品,离开谷歌服务、和谷歌服务器断开后就无法进行更新。停止更新意味着容易有漏洞,容易遭受攻击,还会遇到软件兼容性问题,以及性能受到影响。
操作系统的整套逻辑运作是:系统可以很便宜,但是上面的软件必须要按他的规则来,并且要在他的周围做开发,这样其本身的系统才能不断壮大。向上控制开发者、向下控制硬件设备提供商,从而形成闭环。
为何华为被戏称为“换壳安卓”却又被安卓拒之门外?华为自诞生以后就在基于安卓系统做二次开发,产生了新的操作系统,而这个分支不再由谷歌把控,那么这些开发者就会脱离谷歌,参与到新的操作系统当中去进行开发。这个是对谷歌最致命的打击。所以如果在华为采用新的操作系统后,谷歌只得重拳出击,此前阿里欲研发操作系统和手机合作,就受到了谷歌阻止。
在这种情势下,为求自保,华为不得不开始自主研发,最终在一年之后推出自己的鸿蒙系统。
剪不断理还乱的鸿蒙与安卓
一直到鸿蒙的横空出现,操作系统已经经历了四代:分别是Unix、Windows/Mac/Linux、iOS/Android和鸿蒙/Fuchsia。
Fuchsia是由Google自主开发的基于Zircon微内核的开源系统,它可以运行在手机、电脑、智能家电等硬件产品上。
谷歌公司对Fuchsia的预期发展是让它取代Android和 Chrome OS ,统一两者成为一个操作系统。
和安卓相比,鸿蒙与安卓都是基于Linux开发,安卓是基于宏内核结构设计,而鸿蒙是基于微内核结构设计。鸿蒙本质也是操作系统软件,跟安卓是同根同源,都来自国际上研发多年的Linux开源生态。
Linux很成功,是由业界共同按开源共享的原则发展出来的一个生态。但因为Linux 本质是面向开发者的平台,操作起来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度,普通人使用起来比较困难,虽无法推广使用。
可以说华为鸿蒙和安卓手机的根本就是一个Linux系统组成的生态。虽然不能说鸿蒙代码是抄安卓的,但二者都是从Linux来的,鸿蒙和安卓的代码很多就是从Linux源码改的。操作系统代码和体系有明显的继承和变革。小改叫分叉或者剪裁,大改底层就出新的体系。
理智看待,警惕捧杀
为什么很多人都说鸿蒙是AOSP套壳?
AOSP 是由谷歌主导的一个开源项目,通过AOSP可以编译出一个比较纯净的,可以用于智能设备的操作系统。由于AOSP是开源的,一些第三方机构就可以以AOSP为基础,做出自己的改进,并对不同机型适配,然后自己取一个名字。比如小米的MIUI、华为的EMUI、或者魅族的Flyme。
早在之前前华为消费者BG软件部总裁王成录也承认了华为使用了AOSP的开源代码,可以说鸿蒙与安卓的关系密不可分。
此番鸿蒙3.0的正式上线说完全剔除了安卓开源代码,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也是为了完成与安卓系统更为彻底的割席。
但只要是用开源的代码拿来修改,以此为前提的建树再多也不该宣称拥有所有权,否则无异于“耍流氓”。只有深度开发,拥有一套自己的体系,才符合大众心中对于“国产操作系统”的期待,才能有一天真正成为可以和iOS、安卓比肩的系统。
另一方面,安卓大量沉淀后的成熟的生态系统完全优于鸿蒙。而鸿蒙操作系统生态的建立需要很多第三方的软硬件厂商支持,短时间内无法与安卓匹敌。
华为鸿蒙从诞生开始,就一直生活在聚光灯下,不少人士呼声很高,拉踩ios和安卓等系统,属实不必。
“走出去难”的华为鸿蒙
余承东表示,HarmonyOS是史上发展最快、也是覆盖升级机型最多的操作系统。截至目前,搭载HarmonyOS 2.0的华为设备数突破3亿,HarmonyOS Connect产品发货量突破1.7亿。
鸿蒙目前1.7亿的装机量,虽然也有很多第三方伙伴的设备(主要是智能家电),但其主体还是华为自己的设备,而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华为自己的手机。鸿蒙系统之所以在短短几个月内装机量就突破1亿,核心是华为存量手机的系统更新。也就是说,是“存量变现”。
远观海外市场,若想运行安卓替代品的手机甚至使用AOSP的手机效果都不佳。 所有这些手机操作系统替代品均因多种原因而失败,但其中最主要的是一个共同点:与谷歌竞争非常困难。按照市场研究公司comScore宣布的陈诉,谷歌在拉丁美洲搜索市场合占的份额已高出了90%,而必应,雅虎,百度和Yandex等竞争对手都构成了个位数。这个搜索市场份额帮助谷歌创建和控制了一系列应用程序,例如Chrome,Gmail,YouTube,Google Maps,Google Docs和许多其他流行的Web服务。
鸿蒙系统既要兼容安卓市场,又要担心受到谷歌的制裁,属实举步维艰。华为现在面临许多艰难的决定,这些决定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法控制的。
例如芯片问题,如果公司没有所需的芯片,则该软件都不重要。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华为没有表现出能够克服的迹象。对于华为来说,ARM,英特尔和高通的情况要危险得多,但是即使没有它们,要想与谷歌和微软主导的操作系统竞争,对于一家以其在中国以外的硬件而不是软件发展而闻名的公司来说,这似乎也是难以克服的挑战。
华为很努力,成绩也很斐然。但需要看到中国操作系统的突破,虽然华为很关键,但只有一个华为是不够的。要等到越来越多的鸿蒙原生应用形成气候,鸿蒙自然会蜕变成长。真正流行的操作系统,都有十万级以上的各类程序,构成其坚实的护城河。全新的操作系统需要找到无可替代又能迅速扩张的市场,才可能成功突围。